茶葉分類

同樣的茶葉,經過不同茶類製作步驟

六大茶類以茶湯的顏色區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及紅茶

若以發酵程度的不同分為四大類,分別為不發酵茶(綠茶類:龍井茶、眉茶、珠茶、煎茶等)、部分發酵茶(包種茶及烏龍茶類: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白毫烏龍茶等)、完全發酵茶(紅茶)、後發酵茶(普洱茶)。

1.不發酵

「不發酵茶」中最具代表的是綠茶,製造過程中並無經過萎凋及攪拌等過程,而是茶菁摘採後直接進入殺菁步驟,因殺菁方式不同,又可分為炒菁綠茶與蒸菁綠茶兩種,而殺菁把茶菁中的酵素作用完全抑制,其最原始成分如兒茶素與葉綠素等也被大量保留下來,因此茶湯的色澤較脆綠。

殺菁→揉捻→乾燥→綠茶

殺菁→悶黃→揉捻→乾燥→黃茶

2.部分發酵

「部分發酵茶」的製程較不發酵茶多了萎凋及攪拌步驟,其發酵程「部分發酵茶」的製程較不發酵茶多了萎凋及攪拌步驟,其發酵程度從8%-60%不等,過程中,茶中部分的化學成分會因酵素作用而發生了變化,產生了特殊的香氣及滋味,依發酵程度不同沖泡出茶湯的色澤從金黃色至琥珀色不等,代表產品包括文山包種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白毫烏龍等。

室內萎凋→乾燥→白茶

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攪拌→殺菁→揉捻→乾燥→青茶

3.完全發酵

「全發酵茶」製作過程特殊之處在於其萎凋的程度最完全,因而茶菁內原有的一些總多酚類化合物氧化聚合生成茶黃質及茶紅質等有色物質,故茶湯色澤是深紅色,代表產品為紅茶。

室內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紅茶

4.後發酵

「後發酵茶」將殺青、揉捻後的茶葉,在一個相當濕度和溫度的環境下,進行長時間堆積,引起微生物生長令茶葉產生非酵素性的氧化作用,形成黑茶的特殊品質。

殺菁→揉捻→發酵→乾燥→黑茶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同樣是人經歷不同成就就會不同!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