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茶

 如何簡單品茶

1.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茶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只要是你喜歡喝的茶,就是好茶,涉及個人主觀認知問題

每個人口味都不同,價格不代表什麼,名氣也不代表什麼,名氣跟價格只是市場上供需造成的結果,當然有些茶貴一定有他貴的道理,

但是重點還是在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茶

2.香氣

各種茶葉有屬於自己的茶香,同一塊產地不同季節生產出來的茶香氣也會不同

3.回甘

很多人愛喝茶就是因為喝完之後回甘,感覺喉頭甜甜的,通常比較會回甘的茶可以賣的貴一些

4.澀

喝茶的時候,除了香氣與回甘,最常能喝到的就是澀,當然有些茶不澀有些會澀,通常的狀況是不澀的茶可賣的價位比較高

5.口感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名詞,茶葉夠軟水代表喝下去時的口感很滑順,茶湯很順口咕嚕咕嚕的就都吞下去了,不夠軟水的喝起來就沒有那麼順口

 

  

茶葉文化博大精深,當然也有講究的品法,每一個步驟都很講究:

 品茶八步驟

一、溫壺:

  將熱水先倒入壺中,將壺燙熱後,再將壺中的水倒出。其目的在使稍後放入茶葉沖泡時,熱水與冷壺的懸殊過大,造成茶壺吸收熱度降底茶溫。

二、置茶:

  將茶葉放入溫好的壺中,茶葉泡法的用量可斟酌茶葉的緊實程度,不要放太多,要讓葉片有伸展的空間,小壺通常放1/3至1/2左右,亦可依個人對濃淡的喜好,而酌增或稍減。

三、溫潤泡:

  將熱水注入壺中,不要停留,立即倒入茶海中。通常這次的茶湯是不喝的,待會可用來溫杯。而這主要目的是在將緊結的茶葉泡鬆,屆時每泡茶湯才能維持同樣的濃淡。

四、沖水:

  這時手應微微提起,以畫圈的方向注水,動作的優雅,能讓品茗的過程更賞心悅目。

五、溫杯:等時間

  將剛才倒在茶海中的溫潤泡,倒在聞香杯中,再將聞香杯中的茶倒在品茗杯中,最後倒在水方裡,就完成溫杯。

六、出湯:

  將第一泡茶注入茶海中,通常的浸泡時間為45秒就足夠,此時再以茶海將茶分別倒在聞香杯中,可確保每杯茶的濃度相同。若沒有茶海,則可將杯子一字排開來回遊走倒茶,茶湯的濃度才不會前後差別太大。第二泡增加十五秒,第三泡增加30秒,即可倒出飲用。

七、聞香:

  端起聞香杯,好好的欣賞茶湯清澈明亮的色澤,並享受茶香帶來的芬芳和喜悅。

八、品茶:

  最後將茶由聞香杯倒入品茗杯中,啜一小口茶,細細品味,慢慢飲盡杯裡的茶。

        品茶是有講究的,一杯茶應分三口喝。 

        第一口試茶溫,呷茶入口, 第二口聞茶香,頓覺口鼻生香, 第三口茶湯在口中迴旋,才可以慢慢啜飲。



品茶評語

  評茶用語是記述茶葉品質官能鑑定結果的專業用語,簡稱為評語,而通常這些評語大都是形容詞或名詞,有的只可用於一種茶類,有的可適用於二種以上的茶類。

有些術語對某些茶類是好的評語,而對另一類茶卻是壞的評語,如條索(卷曲)對碧螺春是質優的評語,而對白毫銀針則是不好的評語。


 -在外型上常用的評語 例:顯毫、破口、粗鬆、壯結、緊實、紅梗等

 -在色澤上常用的評語 例:砂綠、鐵銹色、鱔皮色、花雜、青褐等

 -在水色上常用的評語 例:凝乳、紅湯、混濁、蜜綠、昏暗、橙紅等

 -在香氣上常用的評語 例:純和、火香、濁氣、高火、幽雅、蔬菜香等

 -在味道上常用的評語 例:水味、鮮爽、甜爽、平淡、青澀等 


  無論茶壺、茶杯、煮水器及茶葉,都要避免沾染煤、煙、油腥等雜味。任何種類的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茶湯應與茶葉分開,並即泡即飲。泡茶也不宜泡的太濃,不但對身體不利也容易破壞茶葉特有的香氣與滋味。茶葉浸泡太久,會浸出多量的單寧酸與咖啡因,而影響茶湯滋味。泡飲後,宜將茶壺和茶杯沖洗乾淨置乾備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