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是傳統日本美學中的重要概念。
幽玄的確切翻譯取決使用此詞語時的語境。 幽玄一詞在其發源的中國哲學當中,是被解釋為稱為「昏暗」、「深奧」或「神秘」,在日本和歌的評論當中,它被描述為只能透過詩歌來模糊表達的那些,隱藏於事物當中的深奧。
幽玄同時也是一種詩歌風格(由藤原定家所定義的的十種傳統詩歌形式之一)。
幽玄的意義超越了那些宣稱為幽玄的事物,但幽玄並不是對另一種世界的影喩,而是關於這一個世界,這一次經驗。
感受幽玄的途徑:
看著夕陽淹沒在在覆滿鮮花的山頭。
漫步在一個無盡的樹海裡,沒有想過回頭。
站在岸邊凝視著遠方的船消失在島嶼後方。
漫思那些在雲層間忽隱忽現般飛行的野鵝們的飛行路徑,
和竹枝間交疊的細微樹影。
— 世阿彌
世阿彌是戲劇形式「能劇」的創始者,並且撰寫了闡述其戲劇理論的經典著作「風姿花傳」。
他使用大自然的意象作為隱喻。
例如,「銀碗中的雪」比喻著「極致的寧靜」。
幽玄可以解釋為「凝視宇宙之美、與悲哀人生所產生之悲美,所感到的一種神秘深沉的感覺。」
幽玄曾被世阿彌在能劇表演當中,用於詮釋「精緻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