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即是對於生命實相體悟的體現,
並不著於任何一種事相,
而可於生活中處處展現和體會。
茶禪,即是將奉茶、喝茶的意念和動作,
自我覺察和提升,以正念觀照,
在安定沉澱中,回復到單純、專一,頃間萬緣放下,
回到與本來清淨的本心相應,
身在哪裡,心在哪裡,我在哪裡,
淨土即在哪裡,茶與心相通,
心與真如相應,即是禪境的體現,
即是茶禪一味。
宋代臨濟宗禪師圓悟克勤(西元1063-1135)是最早明確提出「茶禪一味」思想的人,他潛心鑽研禪與茶的關係,以禪學思辯品味茶的境界,終有領悟,揮毫寫下了「茶禪一味」四字,顯現出茶與禪的不可分離與相互映照,並從理念上發揚光大,其著作《碧巖集》在禪門影響頗大,被譽為禪門第一書。圓悟克勤禪師亦曾手書「茶禪一味」,贈予參學的日本弟子榮西,至今禪寺的手書原跡仍被收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是宋代禪宗發展過程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