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項 知足】
什麽是幸福?
其實每個人定義不同!
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
盲人說:能看見就是幸福,
乞丐說:有飯吃就是幸福,
病人說:能活就是幸福!
窮就是有欠缺!
知足的人懂得感恩!
窮人感恩還有個家!
盲人感恩還聽得到!
乞丐感恩還有口飯!
病人感恩還是活著!
每天早上起來對自己說:
感恩又是一個美好的一天!
知足的人就擁有幸福!
【004項 感恩】
以前的單位在年終會舉辦“忘年會”,
邀請全體同仁一起聚餐。
當初不知道為何要叫“忘年會”?
不是就是一個年終聚餐嗎?
隨著年紀增長;
慢慢體會到:
原來是要我們聚在一起 ,
忘記一年工作上不愉快的事!
不高興的事就學習放下,
不用累積到隔年!
這一年全世界、
天災不斷、
瘟疫橫行、
感恩都平安度過了!
但願來年這一切都過去了!
不再困擾人們!
原來平安過日子就是最大幸福!
【005項修平常心】
第3篇
金剛經有一段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聖嚴法師解釋是「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除了過去和未來,也沒有中間,所以過去、現在、未來的心皆不可得。」
過去的已經是回憶,
未來的事無法預測,
只能活在當下現在!
《金剛經》偈語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包括起心動念的心,心也是有為法。相是假的,起心動念那個心也是假的。
擁有的都有消失時,不用太執著!
一切都很快就會隨「時間」成為過去,
「放下」並非一切都不做,
只能當下去做!
人生的旅程是當下的好活!
要以「平常心」盡力扮演當下的本分!
感恩老師的啟覺與指導
感恩生命夥伴的陪伴分享
【006項修平等心】
眾生萬物來這個世界均有自己的功課,每個各有因緣,自己的業都會要自己擔,因此有不同的長像、特性與業。因此有些在自我感受特別喜歡接近與喜歡。
因此平等會因自我的喜惡而有不同表現,眾生平等說得容易、實際上並不簡單!
平等心必需建立於尊重!希望別人怎麼對待自己、就先怎麼先對待別人!異地而處如果你是他時會如何?同理心是平等心的另一面!
【007項 少分別心】
人總有崇拜的對象,他講的話都會影響自己。
有不喜歡的人,他的一舉一動都感到厭惡。
有親人,他的行為都可以包容善解,有時只會看到優點忘記缺點。
這就是人性!
心理學稱之“月暈效應”!
因此“分別心”必然存在。
重點是在不要“太多”分別心!
古人說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就是這個道理!
多點同理心、少點分別心!
不因人而廢言,多點包容心!
多分享幸福給別人,自己會更高興!
【008項 於因緣中修覺知內在的覺受】
當瘟疫來臨時,大家都站在同一條船上,彼此要互相幫忙,
當別人受苦時,醫護人員因為救人而染疫,甚至有人還傳染給他們家人 ,
我們要有同理心及感恩心。
別人倒下了自己不會更安全;不要區別他來自那裡,要同心協力共同抵抗病毒!
當醫護人員用心在防疫上,要鼓勵他的!醫護人員辛苦 了!
不要講太多風涼話!
大家一起來防疫!加油!
內在的感覺是別人也是很認真為別人犧牲奉獻,要分享自己所擁有的,太多的計較只會讓自己太過於自私 。
【009 修定靜 】
趙樸初〈茶詩入禪〉:「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前以盧仝「七碗茶」開啟的詩意,引用趙州從諗禪師接引學僧時,往往只說「喫茶去」,獨得茶湯三昧。師問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間否?」云:「不曾到。」師云:「喫茶去!」又問那一人:「曾到此間否?」云:「曾到。」師云:「喫茶去!」院主問:「和尚,不曾到,教伊喫茶去,即且置;曾到,為什麼教伊喫茶去?」師云:「院主。」院主應諾。師云:「喫茶去!」,法語為哲思,自然貼切,語意明瞭,詩境高遠,學習太多法門,不如藉由飲茶專注靜心,放下塵緣方能悟道。
學習觀呼吸應該也是將心集中於一念,心中太多雜念,就無法定靜了!調整呼吸也只是一種方法,目的是要把原本散亂的、昏沉的、煩惱心給拉回來,一但能夠把專注力拉回到自身身上,觀照自己。
【010 修啟悟啟覺】
今天是庚子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了!可以做一下年終檢討!
這一年給我的感覺一年好像一下子就過了!
這一年也參加昊天一階、二階的課程。
也學習靜下心來學習觀呼吸!
由於疫情影響似乎很多活動都減少了!
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庚子年的啟悟應該是“靜”。
好像一切都變得更安靜了!
也期待“靜”中,得到更多的啟覺!